發布時間:2022-01-15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軟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一般來講軟件被劃分為編程語言、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硬件是“計算機硬件”的簡稱。與“軟件”相對,電子計算機系統中所有實體部件和設備的統稱。 對于很多人來說,筆記是十分重要的,而現在,一些筆記軟件更是大家在辦公和學習中不能缺少的工具。有用戶就在問,印象筆記和onenote哪個好用?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印象筆記和onenote對比,一起來看看吧。 「整理邏輯」足以超越其他次要功能差異,成為你更適合哪種知識工具的決定性力量。 1.「標簽」的不同物有定位,每一份資料放入一個資料夾,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整理邏輯。但「真實世界」真的是這么有秩序且條理分明嗎?或者當我們要整理的不是物品,而是「想法」、「資料」時,分類會這么簡單嗎? 今天我有一則筆記記錄了我讀某本時間管理方法書籍的「讀書心得」,我想在「這本筆記術新書」里引用這個心得,我也想在「那本項目管理新書」里使用該書資料。 那這份「讀書心得」我要放在「筆記術新書」資料夾還是「項目管理新書」資料夾呢?可不可以一份資料放在兩個資料夾?甚至再放到第三個我專門存放「讀書心得」的資料夾? 在真實的世界中,一份資料、一個想法往往因為要「用在多種需求上」、「擁有多種屬性」,而可以有多種分類方式。但如果我們用「一物一定位」的邏輯去整理,可能就會變得很焦慮,因為怎么放都不對勁,尤其在需要知識企劃的世界更是如此。 這時候Evernote與OneNote對于標簽的區別,就有決定性的影響。 Evernote在電腦版、網頁版與手機版中都可以利用「標簽」這種形式來進行分類,而且一則筆記可以「加上多個標簽」。這個意思就是任何資料都可以「同時放入多個標簽資料夾」,突破現實世界的局限,讓一物可以有多個位置。 ![]() 印象筆記 而OneNote的標簽功能比較像是在筆記中貼標簽紙,方便辨識的意思。 例如我覺得這則筆記里的這一段很重要,可以打上個星星的標簽,覺得另一則筆記的另一段也很重要,也可以在那里打上星星標簽。 但是OneNote目前只有Windows里的最新電腦版可以過濾標簽(但也不完全像Evernote那樣是把標簽當作分類),其他版本與平臺都不能搜索過濾標簽,讓標簽只能當作一種標記來使用。 ![]() 印象筆記 Evernote的整理是善用標簽,一物可以有多種位置、多種利用。 而OneNote的整理是善用記事本與小節和頁面,一物在嚴謹多層的分類中,出現在它應有的獨特位置上。 2.「搜索」的不同分類,是為了滿足某種使用的需求,但問題是,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會有何新需要,所以這也是我們很難手動做出最佳分類的原因。 今天我有上百則講座課程的任務筆記,我要依據課程主題是Google、Evernote、時間管理來分類嗎?還是依據地區來分類?還是依據主辦單位來分類? 如果我依據主題來分類了,那么下次我要使用通過「A顧問公司」幫我接洽的所有講座時怎么辦? 分類只能滿足當下分類的那種需求,可是真實世界里我們的需求不斷變化、不斷新增。只為了一種需求做的分類,很可能不適合以后的另外九十九種需求。這時候「搜索」就派上用場了,搜索才是最好的分類。 而Evernote的搜索邏輯,就是每一次搜索,都是一種新分類。 怎么說呢?你用Evernote搜索關鍵字看看就知道,當我搜索「Google課程」,自然列出所有包含關鍵字的筆記,當我搜索「A顧問公司」,自然列出所有包含該顧問公司關鍵字的筆記。 而且Evernote的搜索結果是「展開的」、「固定的」、「可整理的」,就像是打開一個記事本看到的一樣,我可以在搜索結果里慢慢修改筆記、合并筆記、整理筆記。 甚至我也能儲存某個最近常用的搜索結果,也就是讓搜索直接變成一種自動分類。 ![]() 印象筆記 但OneNote的搜索邏輯就很不相同,OneNote的搜索結果就是一個簡易的清單,目標就是找出我們要找的那一則筆記。 搜索完了,搜索清單很快就被清除了,而不是像Evernote那樣更偏向用搜索形成一種分類。(雖然OneNote Windows版可以釘選搜索結果,但跟Evernote還是有差別) Evernote的搜索本身就是一種自動分類的概念,搜索可以有多少種,分類就可以有多少種。 而OneNote的搜索則是讓我們快速找到最明確需要的那一則或幾則筆記。 結論:沒有誰比較好,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上次在微軟舉辦的OneNote講座中,有朋友再次問我Evernote和OneNote有何不同?我那時候大概是這樣說的: 先想想你的辦公桌是呈現干凈有條不紊的狀態,還是呈現不時有資料堆積的狀態。如果是前者,你適合OneNote。如果是后者,你適合Evernote。 現場或許很多朋友以為我開玩笑,或者以為我因為是微軟的講座場合才那么說,但其實不是: OneNote真的非常適合有辦法精密整理的人。 Evernote適合不太會、不太愛整理,甚至整理有點混亂的人。 OneNote的邏輯很好理解,那就是我們一般認為的工作邏輯。 但是我們必須思考一個問題:這個真實的世界是「被整理」的狀態,還是「混亂」的狀態?有需要花那么多精力整理嗎?有些事情真的可以被整理得很好嗎? 還是說,對有些人的風格,對有些事情的工作狀態來說,其實「混沌」才是最好的狀態!例如創意與靈感的生成和組織。 硬件是實在的,有模有樣的。軟件是程序性的。是一系列的指令。有了軟件,硬件才會實現更豐富的功能。 |
下一篇:印象筆記怎么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