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26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軟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一般來講軟件被劃分為編程語言、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硬件是“計算機硬件”的簡稱。與“軟件”相對,電子計算機系統中所有實體部件和設備的統稱。 在今年五月的 Windows 10 EDU 發布會上,微軟第一次拿出了傳統形態的 Surface Laptop 筆記本,這臺號稱主打教育市場的全平衡設計輕薄本一時間讓很多消費者為之傾心。作為傳統輕薄本忠實擁簇的我更是感到興奮,從第三代 Surface Pro 開始,我就期待著微軟能帶來這樣一款產品。而今,這臺足以秒殺市面上 90% 輕薄本的產品就這樣來到了我們身邊,它究竟值不值得買,產品本身的定位又如何呢?今天的體驗中我將分為四個部分詳細解析,希望能給你帶來答案。 設計和體驗 微軟 Surface Laptop 是典型的 Surface 設計風格,屏幕部分有點像是 Surface Book 屏幕的瘦身版,有棱有角的方正風格具有十足的特色,鍵盤部分則采用了輕薄本上常見的楔形設計,二者結合在一起時會給人以違和感,市場上基本沒有單面的楔形設計產品,微軟算是開了個先河。但無論如何,Surface Laptop 是即使去掉了微軟的田字格你也能看出來是微軟血統的筆記本。 與 Surface 系列的其它產品不同,這一次微軟給 Surface Laptop 提供了四種顏色可選,分別是亮鉑金(銀色)、石墨金(金色)、深酒紅和灰鈷藍,堪稱顏色最豐富、最騷氣的輕薄本。 坦率地講,Surface Laptop 的機身厚度在一大票“全球最薄筆記本”陣營中毫無優勢,14.47 毫米的機身厚度夠薄,但不夠極致。但如果論重量的話,很多性能相近的產品確實不是它的對手,當你拿起它的時候會有種恍惚的感覺,這感覺就像是從沒用過碳纖維三腳架的人拿起了一個超輕的碳纖維三腳架,很難想象這樣的體積之下會有如此輕的重量表現。 很多廠商在設計輕薄本的時候都在同時追求“輕”和“薄”兩個維度,于是像惠普 Spectre 13、三星 Nootbook 9 這樣的輕薄本就被推到了市場當中,但同時追求極致重量和厚度的產品勢必會在性能、鍵盤手感甚至機身強度方面有所缺失。這樣的輕薄本是體驗好的產品嗎? 我問過許多人關于輕薄本的態度,大多數人的觀點都是“厚度不重要,重量是最主要的”,微軟 Surface Laptop 就是基于這一思路被設計出來的產品,它的重量僅為 1.252 千克,性能相近的 2016 款 MBP 則是 1.37 千克。 機身底部沒有任何螺絲 iFixit 拍攝的 X 光圖 雖然沒有追求絕對的厚度,但是為了足夠輕,Surface Laptop 在工程設計上也有著非常多的妥協,它的全部電子器件都焊接在主板上,整個機身幾乎沒有螺絲、卡扣的設計,沒有任何可升級空間,這就使得它的可維修程度為零。簡而言之,如果壞了連完美拆機都做不到,基本上只能換新。微軟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我也是這么認為的,極致的產品必然會有極高的集成度,可以將其理解為不可避免的代價。 Surface Laptop 搭載了一塊 13.5 英寸 PixelSense 觸摸屏幕,分辨率是 2256×1504,PPI 值為 201,屏幕比例是 Surface 系列一直以來的 3:2。這塊屏幕的屏幕色域僅為 89% 的 sRGB,亮度也僅為 290nit,表現并不算頂級水平。與 Surface Book 一樣,它同時支持 Surface Pen 和 Surface Dial 兩款微軟的屏幕交互設備,對于設計師群體來說誘惑力十足。不過這兩個配件都不是標配,需要單獨購買。 硬件是實在的,有模有樣的。軟件是程序性的。是一系列的指令。有了軟件,硬件才會實現更豐富的功能。 |
上一篇:筆記本電腦i5與i7區別